kucnig篮球
【带你一起看大展】
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 刘彬
6月30日,真微中国展览由国家图书馆主办、集万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办的象记献缩“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把纸质类文献拍摄成胶片,图书可以大大缩小信息的馆文存储空间,还可以通过胶卷影像的微事kucnig篮球数字化,让一份文献化身千百、业年嘉惠各界。真微中国展览一卷聚酯胶片可以保存500年以上。集万”展览上,象记献缩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副主任张阳正耐心地向观展人解释缩微文献的图书意义。
展览通过文献实物、馆文技术设备、微事历史档案、业年影像资料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真微中国展览全面回顾四十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在文献缩微保护领域的实践探索与所获成果。
守护典籍
中华文明五千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如何保存这些典籍,成为一道难题。24直播免费足球直播
“缩微”——将各类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通过拍摄转换成缩微胶片,长期无损保存,是一种方式。
1948年,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北平图书馆从国外购入一套缩微摄影设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这套设备缩微复制馆藏善本文献。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缩微技术并未普及。
“1982年,学者任继愈赴山东曲阜查阅孔府档案,目睹珍贵文献因保存条件不完善而濒临损毁后,心急如焚。他提出建议,力主采用缩微技术抢救古籍,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重视。1985年,原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组建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4直播免费足球直播178拉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利用缩微技术抢救珍贵文献资源的序幕。”张阳回顾。
据展览介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后,立足全国、统筹规划、建章立制、搭建流程,联合全国25家成员馆、19家资料馆,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文献抢救保护网络。
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古籍善本、民国文献、少数民族珍贵文献等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余万拍,其中包括“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多部国宝级典籍。
在展览上,记者见到了几十卷极为珍贵的缩微胶卷——20世纪30年代王重民、向达等远赴英、法等国拍摄的敦煌经卷的胶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赠送给北平图书馆的《东汉文鉴》等善本古籍的胶卷,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与我国交换的英藏敦煌写本的缩微胶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等。
在数字化时代,面临越来越多的存储技术,缩微胶片有什么优势和存在的必要性?
“缩微胶片不受电磁辐射和网络攻击等影响、可实现信息的安全存储,聚酯胶片的寿命超过500年、可实现无损储存,成品制式规范、便于管理,具有不可更改性、具有法律效力,大大节省文献存放的空间。”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组长杨晓微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精益求精
缩微文献仅仅是拍摄、保存胶卷那么简单吗?答案是,远远不是。
在拍摄之前,先要对文献进行整理。文献不全的,要先把文献补全。据介绍,缩微中心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成员单位馆藏文献的专题普查工作。
“为了补全珍贵文献,缩微中心的工作人员足迹遍及全国,曾经创造了出差9天奔波11地、每晚都睡在火车上、没有一天在旅馆住宿的出差纪录。”张阳介绍道。
“馆藏补缺工作还得到了全国各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比如,天津图书馆拍摄《新华月报》时,因为期数不全,曾向北京图书馆求援。然而,北京图书馆也存在缺期情况,便向新华社求援。新华社了解情况后,立即派人查找原件,委托专人送到了北京图书馆,供缩微存档。”张阳说。
文献补全之后,要按照统一标准拍摄存藏。
缩微中心先后组织、参与制订和修订多项国家标准,如《文献资料缩微复制范围及有关规定》《在35毫米胶片上缩微摄制线状古籍的规定》《古籍缩微品著录条例》《报纸缩微摄制规范》《35毫米银盐无孔片报纸缩微拍摄标准》等。
纸质文献分藏在各地,拍摄的工作人员不一样,会影响入库成品的质量吗?
缩微母片入库之前,要先经过质检。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计划与协调组副组长樊向伟将质检的方法归纳为“四绕八检法”,即经过4次绕片检查8个方面的内容——解像力计算是否正确,胶片密度是否合规,物理外观是否整洁、有没有与文献无关的影像内容,题名标板、著录标板是否齐全,文字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等。
通过质检的胶片会进入库房进行长期保存。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综合管理与典藏组副组长陈月婷介绍:“缩微中心库房分为母片库、拷底片库。截至2024年底,缩微母片库共藏有包括善本、古籍、报纸、民国书、期刊、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等多种类型在内的缩微文献母片22万种、12.8万卷,拷底片库现存各类缩微胶片共计21.5万种、28.0万卷。”
记者见到,敦煌写经、《赵城金藏》等珍贵典籍的胶卷静静地排成列,整齐地躺在白色的铁柜子里。恒温恒湿的环境,让它们几乎可以永续流传。
化藏为用
作为一种高度安全的文献保存方式,缩微胶片除了具备节约空间、保存周期长等优点外,还可通过再次数字化以及出版等方式,化藏为用,让珍贵文献传播得更广。
缩微胶片数字化,是指将拍摄的缩微胶片通过扫描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影像,通过去污、纠斜、色彩及亮度等调整过程,以及文献整理后,向公众开放。
记者发现,展览特别设置了“胶片阅览区”,观众可通过缩微设备直观感受缩微胶片的真实细节。
在展览现场,还有缩微胶片资源开发情况的介绍,以及相关实体书籍的展陈——40年来,根据相关缩微胶片,共整理出版了近600套精品文献。
“《早期中文报纸创刊号》《中国建筑史料编研(1911—1949)》《近代黄河文献汇编》等图书,让相关出版社获得了经济效益。”张阳介绍。
据了解,截至2025年6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共存藏5.7万余种古籍缩微品文献。其中,有《赵城金藏》1281种、宋人文集善本275部、清代(含清代)及清代之前的方志文献6529种、平馆藏书(原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甲库善本藏书)2644种,以及南宋辑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和明清及民国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收藏。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缩微拍摄技术让纸质文献妥善存藏,再通过全彩色影像数字化技术让它们公之于世,是文献缩微这项被称为“人类文明火种库”技术的职责,也是这一事业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使命。
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7月31日。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2日 09版)
(责任编辑:时尚)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 收藏资讯
10月30日下午,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配套活动之“禅意丹青”书画展在普陀山书院正式开幕,一众书画爱好者相聚一堂,共同品味禅意书画之美。管委会党委书记应朝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 ...[详细]
-
我市以“红润皖东”工程为统领,着力构建党员教育新生态——激活“红色基因”,催生“红色动能”这是一片红色热 ...[详细]
-
【世界说】美媒:“大而美”法案实则“劫贫济富” 美国低收入者终将蒙受损失
中国日报网7月2日电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然而,纵观此次通过的法案对美国家庭财务可能带来的影响便会发现,所 ...[详细]
-
【光明论坛】作者:赵迎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这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详细]
-
操练瑜伽时,你是否会由于体式的难以捉摸,而对瑜伽望而生畏?其实你只需跟着小密一同找到瑜伽的正确操练办法,所有难以捉摸的体式都会迎刃而解,而且每一个体式动作都能够做到精准,这样除了能够协助你增强平衡能力 ...[详细]
-
夏日多吃肉,不如多吃豆!常吃3种豆,健脾化湿、清热下火在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中,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之说,意思是,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所以,日常生活中,主张我们能够适当多吃点豆 ...[详细]
-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商超丰富物品种类,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图为市民在选购商品。人民日报记者 李远哲摄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皮影戏馆,游客在皮影戏传承人右一)指导下体验传统文化 ...[详细]
-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等,优先确定在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三级医院,开展免陪 ...[详细]
-
提醒女性:想要预防宫颈癌,做好这4点很重要,尤其是这2类人!
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宫颈癌现已成为仅次于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生殖道恶性肿瘤,而且临床上已经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病的原因。虽然80%左右的女性一生中都有可能感染HPV,但大部分都是低危型的, ...[详细]
-
交通畅、航运忙、能源供给有保障 重大工程“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消息:世界在建最长桥梁——跨越南通、泰州、扬州三地的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建设取得新突破,跨引江河斜拉桥7月1日清晨实现合龙。此次合龙的跨引江河斜拉桥位于泰州市引江河畔,桥梁全长522.3米,主 ...[详细]